成果发表|颈动脉狭窄血运重建围术期风险新型影像标志物:术前无症状新发梗死

王洁 王韬 科室新闻 2024-07-30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32.jpg

关键词

症状性颈动脉血运重建 术后在院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核磁评估

Wang J, Wang T, Yang B, Chen Y, Gao P, Wang Y, Chen J, Chen F, Luo J, Yang R, Min X, Ma Y, Jiao L. Impact of acute silent ischemic lesions on clinical outcomes of 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Int J Surg. 2024 Feb 1;110(2):974-983. doi: 10.1097/JS9.0000000000000925. PMID: 38052025; PMCID: PMC10871655.

一分钟秒懂文章

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无论采用何种血运重建术式(CEA或CAS),术前核磁上的无症状新发梗死灶都提示血运重建术后发生在院卒中、心梗或死亡的高风险,且以缺血性卒中为主。术前无症状新发梗死灶可能成为围术期风险的可靠影像标志物之一。

论文摘要

背景

急性无症状新发梗死与患者的不良事件密切相关。本研究目的是评估术前通过头颅核磁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序列识别无症状新发梗死(ASIL)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运重建术后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发生率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34.jpg

图1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连续筛选了 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2663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600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063例)在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脑血运重建中心接受颈动脉血运重建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117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被纳入后续的分析。根据术前核磁判定是否存在ASIL,并将患者分为ASIL组及无ASIL组(NASIL)。对ASIL组及NASIL组间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两种治疗方式的患者分别进行匹配。主要终点为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院内发生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的复合指标。次要结局包括:1)卒中,2)缺血性卒中,3)出血性卒中,4)死亡,5)心肌梗死,6)手术相关并发症,7)术后急性无症状新发梗死。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36.jpg

图2 筛选流程图

结果

在接受CEA的58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根据术前核磁,ASIL组有91名患者, NASIL组有493例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后,91例ASIL与91例NASIL患者完成匹配。匹配后ASIL组发生主要结局的风险高于NASIL组(10.99% vs 1.10%;AD 9.89% [95% CI, 3.12% -16.66%];RR, 10.00 [95% CI, 1.31-76.52];P = 0.01)。在接受CAS的588例患者中,ASIL组有107例患者,NASIL组有481例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后,91例ASIL患者与91例NASIL患者完成匹配。ASIL组的主要结局发生率同样高于NASIL组(9.35% vs 1.87%;AD 7.48% [95% CI, 1.39% - 13.56%];RR, 5.00 [95% CI,1.12-22.28];P = 0.02)。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39.jpg

图3 CEA组在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41.jpg

图4 CAS组在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论

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无论采用何种血运重建术(CEA或CAS), ASIL都预示着血运重建术后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升高。因此,ASIL可以作为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前风险分层的有效影像学标志物。

专家点评

王韬:本研究是团队进行回顾性数据库系统性挖掘的典型代表,看似常规的设计(单中心回顾性数据库)、常规的方法(倾向性评分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常规的研究对象(颈动脉血运重建和核磁特征),却得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术前核磁上的无症状新发梗死可能是颈动脉血运重建手术高风险的一个可靠标志物!和常规的回顾性数据挖掘的思路不同,本团队遵循的思路是:先提出重要科学问题(融合临床经验和细致的研究现状调研);再建立可解决科学问题的回顾性数据库(回顾性数据库的设计和核心科学问题匹配)。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43.jpg

共同第一作者

王 洁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博士研究生在读

师从焦力群教授

首都医科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焦力群教授。

研究方向:

脑血管狭窄相关的临床研究。

科研经历:

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发表SCI论文5篇。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46.jpg

共同第一作者

王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医学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治医师,201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致力于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和烟雾病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介入及复合手术的诊疗。迄今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Stroke、Ageing Research Review, Aging and Disease、SVN、JNIS、Cochrane Review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参编书籍2部,获得专利授权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课题,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委、扬帆计划等课题。《Brain Circulation》和《中国脑血管病杂志》青年编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卒中血运重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志愿医生。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48.jpg

通讯作者

焦力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介入放射科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脑血运重建中心主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宣武医院济南医院院长。兼任《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主编;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继教中心神经介入专委会主委;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外科专委会主委;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介入专委会副主委;北京介入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务。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先后师从于朱树干教授和凌锋教授,获得神经外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鲍圣德教授的指导下,在北京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闭塞、椎动脉闭塞,以及药物球囊治疗椎动脉狭窄等创新手术,并带领宣武医院脑血运重建中心在此领域深入研究,同时,长期重视教育培训,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医生。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49.jpg

通讯作者

马 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Yasargil显微外科训练中心主任。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苏长保教授指导下获得神经外科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尤其在脑动脉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的搭桥手术和复合手术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作为主要研究者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北京市科委等课题,参与“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主编著作1部,主译2部,国家专利4项。

微信图片_20240924195351.jpg